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,地震、火山等自然灾害频发,所以日本家庭普遍都有“囤货”的习惯,以作为面临天灾人祸时的应急储备。也因此,日本人都有较完善的应急储备清单及储备方法。此次不断扩大的新冠肺炎疫情,也让很多国人感受到了去超市“抢货的痛”,并认识到在家储备一些应急的食物和水非常重要。那么,我们就来看看日本人是怎样进行“囤货”的,作为我们之后进行应急储备的参考。
作为应急储备,都有哪些食物和水是必须准备的呢?
答案肯定是可长期保存的应急食品,如鱼罐头、午餐肉、杯面、蒸煮食品等。一般来说,应急食品的储备量至少应该够全家人3天的口粮,当然也没有必要一次性储存太多,过量的话有可能造成库存积压,以致造成浪费食物的情况,很多人家往往都是最开始采购的时候囤了一大堆,等到需要食用时发现很多已经过期了。另外,食品储备不一定选择价格多高的食物,主要是为了应急,保质期长、便于保存且平时也可以吃的食物应该是首选。而这些储备的食物,也不能因为价格便宜就可以忽视,还需要留意保质期限,常常更新。除了储备食物以外,饮用瓶装水也应多储备一些,超市里很容易买到的大瓶矿泉水等也可以多存一些,因为在紧急情况下,很有可能出现停水停电的情况。
由于储备的食物较多时,有可能因为东西都堆放在一起比较混乱,造成重复采购或食品过期等情况,所以日本人还总结出了“循环滚动储备法”,这个办法简单且实用。
日本人的收纳能力是世界公认的,应急储备当然也少不了运用收纳大法。一般储备的食物会分门别类的放在一起,比如泡面和泡面放一起,罐头类食品放在一起等,同时可以贴上便签注明食物内容或保存期限等。对此,收纳达人建议使用文件盒代替储物箱,因为文件盒的尺寸大小更便于分类保存,而且随便在无印良品、百元店等地方就可以买到。然后将食品按照保存期限、顺序排列、分类存放,后续也可以随时“出货、补货”。比如泡面等在平时也是可以吃的,吃完了记得补充新的就可以了。在“出货”时本着离保质期近的先出的原则,这样就会有效循环利用起来,既能满足平时的消耗,又能保证应对不时之需,还不至于造成浪费。
对于没经历过灾情的人来说,最开始准备这些应急物品可能有点难度,储备期间忘了有这回事也有可能,不过掌握了“循环滚动储备法”后等慢慢习惯就好了。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,形势严峻,像日本人一样提高应急意识、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是不是很有必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