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得到控制,深圳房价便出现了“报复性”上涨。究其原因,这波房价上涨居然不是刚需释放的结果,而是新一轮加杠杆的炒房杰作,被不少刚需购房者痛骂为“发国难财”。因为受到疫情的冲击,国家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,出台了补贴性贷款政策,即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款,由国家补贴50%的利息,由地方政府补贴50%的利息,企业最终得到“0”利息的贷款。这样的优惠贷款政策在我国非常难得,也看到了国家对企业的支持力度。但有一些人居然通过公司的名义取得银行的“0息贷款”,不进行经营活动,而是去购买房产。
说到“零利率、超低利率”贷款,那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了。日本实行了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,日本人购房时可以获得最长35年的利率不到1%的超低房贷,已经入籍或有永驻资格的外国人也可以享受此优惠政策,实际上在日本长期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外国人也同样可以申请。最难得的是,即使没有长期在留资格的外国人,通过在日本设立公司,再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时,也同样可以获批贷款,优惠利率约在3%左右浮动,可以说利率也是相当低了。东京的平均租金回报约为5%左右,如果通过贷款买房再出租后,投资回报率更高,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,是投资的好选择。
表面看起来深圳和日本同样都是通过成立公司,并以公司的名义申请银行贷款,但内涵却完全不同。在我国“房住不炒”的政策下,深圳的这波操作明显有违规嫌疑,如果被发现贷款用途不是企业经营而是购房,银行是可以限期收回贷款的,而“0”利息的贷款优惠仅有6个月,贷款到期后那些疯狂贷款买房的人又该如何保身呢?如果以房租还贷款,深圳的房租收入恐怕是不够月供的。如果转手卖掉,现在的高价位在短时间内恐怕也很难找到接盘的人。如果不断地向金融机构申请“过桥”贷款,高额的利息恐怕也会让购房人步入深渊。
当然在这些炒房的人中,也不乏一部分手持资金既不敢投资企业也不敢炒股,只好通过买房避险的人士。但同样都是避险需求,干嘛不选择避险优势更明显的日本房产呢?合理的海外资产配置,已经得到了不少高净值人士的实践。
所以,当房子从消费属性转变为金融属性后,不得不提醒大家“楼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”